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已从满足基本温饱跃升至追求幸福指数的提升。在这一转变中,汽车不仅扮演了便捷出行工具的角色,更成为了提升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家用汽车,如今已驶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汽车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
经过高速增长,汽车服务行业如今的市场状况究竟如何?这个涵盖范围极广的行业,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往往选择从洗车、美容、装饰等门槛较低的服务入手。这些服务几乎覆盖了所有乘用车,且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例如,贴膜、镀膜、镀晶等项目,厂家通常会提供免费培训,使新手能够快速上手。这类项目主要是将产品与服务打包提供给车主汽车美容,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然而,表面看似操作便捷、利润丰厚的汽车美容行业,实则暗藏风险。许多创业者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前景,认为只要选好店址、提供优质服务,便能轻松盈利。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十家店铺中有九家可能面临亏损的困境。
传统汽车美容店的运营模式单一,主要依赖洗车服务吸引客流,再二次销售美容项目。但当前市场状况显示,高达85%的车主仅选择洗车服务,对美容项目兴趣寥寥。此外,恶劣天气如雨天会导致次日洗车工作量激增,给门店带来巨大压力。在一二线城市中,普通汽车服务门店若仅依赖洗车业务,很难维持盈利,甚至可能陷入“洗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窘境。
面对这一困境,许多门店渴望转型,但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洗车价格逐年攀升,众多门店希望通过提高洗车客单价来弥补成本。然而,如果只提升价格而不提升服务质量,这样的门店注定会走向衰败。车主们对洗车成本的敏感度极高,一旦成本超出他们的心理预期,即使是那些过去觉得洗车麻烦的车主也可能会选择自己洗车。这一点从各电商平台上个人洗车设备销量的激增便可见一斑。
大城市的房租、人工、耗材等费用不断上涨,成为压在汽车服务门店头上的一座巨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山的重量只会不断增加,直至将门店压垮。许多门店在开业之初设定的主营业务是美容项目,洗车只是作为引流的手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发现洗车业务成为了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原本赚钱的美容项目甚至贴膜车间都被废弃了。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当前市场上关于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争论不休,但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汽车服务门店正处于一种消费+服务升级的状态。夫妻店、路边店等传统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车主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流程化、专业化。无论是洗车还是美容养护,门店都必须进行自我竞争力的升级才能立足市场。为什么这里不提养护业务呢?因为养护市场已经被大型平台和连锁品牌所覆盖,它们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化和流程化。个人门店很难与之竞争,如果真的想涉足养护业务,选择加入大的连锁品牌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就洗车和美容养护而言,现在依然依赖洗车引流的概念可能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洗车和美容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服务类型,它们的客单价和服务时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北京为例,目前普遍的洗车价格已经50元起步,大部分车主开始质疑这笔洗车费用的合理性并进行比价。比如一款高端的个人电动洗车喷枪套装售价在300元左右,而一次专业洗车店的精细服务(包括一小时以上的施工时间以及对空调出风口的细致清理)价格在200元左右。这样一比较就会发现自己在花了50元之后只是得到了一次草草了事的冲洗服务而已。那么这种类型的洗车店在市场上的合理性又在哪里呢?
对于当前没有从业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在选择进入汽车服务行业之前必须谨慎考虑各种因素。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汽车数量多了就意味着靠洗车和美容就能轻松赚钱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汽车服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变革,越来越多的专业洗车店和专业贴膜店开始涌现出来,并且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类新型门店在服务流程和施工专业度上都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路边店模式,更加符合当前车主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因此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只有当价格与服务价值相匹配时门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